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篇1
一、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:
《搭船的鸟》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5课,课文主要讲了“我”在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,在对翠鸟详细观察的描述中,流露出了“我”对翠鸟的喜爱之情。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气,写他眼中的翠鸟,语言真实、朴素、浅显易懂。“搭船的鸟”一个“搭”字,给人以童真、恬静之美,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。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。第二自然段从静态角度描写翠鸟色彩之美;第三自然段以连续的问句体现儿童内心世界的童趣与好奇;第四自然段则从动态角度写翠鸟捕鱼,突出动作之快,体现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值得学习的写作技能。
二、说教学目标:
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:1.会认读5个生字,会读会写11个生字。
2.学生能够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了解课文主要内容;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的描述,初步学习仔细观察、抓住特点进行事物描写的方法。
3.使学生体会人与动物、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,培养其亲近自然、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三、说教学重难点。
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学习生字词,在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,品读对翠鸟外形的细致描写,感受语言的形象生动,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品读对翠鸟外形的描写,初步学习仔细观察、抓住特点进行事物描写的方法。
四、说教法学法。
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。
1.情境导入法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开课之初,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,互相亲近的图片,供学生欣赏、自由谈论,营造气氛,将学生带入情境,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,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。
2.读题质疑法和问题归纳法。读题环节,我以课题“搭船的鸟”引起学生的好奇和疑问,并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归纳:这是什么鸟?它长什么样儿?它搭船干什么?促使学生主动阅读课文,梳理文章大意。
3.自主学习、交流法。
对于生字词教学环节,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,教师对其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;其次和学生交流识字写字的方法,帮助学生记住字形;最后,教师针对难写易错字进行示范指导。在阅读感悟环节上,也是以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交流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。
4.朗读感悟法: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,以读代讲、以读促学、以读自悟,让学生在读中思考,(比如:我看到的鸟是什么样儿的?我想到了什么?小鸟在做什么?)在读中感悟我对小鸟的感情,想象翠鸟捕鱼的画面,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、意境美。
5.评价激励法:在本堂课的教学中,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,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,只要学生有正确、流利的朗读,主动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,都给予表扬和鼓励。
除此以外,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、合作学习等方法,力求做到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,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,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。读题环节,我以课题“搭船的鸟”引起学生的好奇和疑问,并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归纳:这是什么鸟?它长什么样儿?它搭船干什么?促使学生主动阅读课文,梳理文章大意。
3.自主学习、交流法。
对于生字词教学环节,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,教师对其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;其次和学生交流识字写字的方法,帮助学生记住字形;最后,教师针对难写易错字进行示范指导。在阅读感悟环节上,也是以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交流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。
4.朗读感悟法: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,以读代讲、以读促学、以读自悟,让学生在读中思考,(比如:我看到的鸟是什么样儿的?我想到了什么?小鸟在做什么?)在读中感悟我对小鸟的感情,想象翠鸟捕鱼的画面,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、意境美。
5.评价激励法:在本堂课的教学中,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,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,只要学生有正确、流利的朗读,主动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,都给予表扬和鼓励。
(三)再读课文,了解大意
1.边读边想:搭船的鸟是什么鸟?它长什么样的,在干什么?你喜欢这只鸟吗?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的语句中知道的?(学生边思考,边勾画。)
2.全班交流,教师小结。
(1)“母亲告诉我,这是一只翠鸟。哦,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,在捕鱼吃呢。”
(2)“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,多么美丽啊!它的羽毛是翠绿的,翅膀带着一些蓝色,比鹦鹉还漂亮。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。它一下子冲进水里,不见了。可是,没一会儿,它飞起来了,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。它站在船头,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。”
3.让学生议一议:你能用一句话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意思吗?
(四)研读课文,深入品位。1.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?(美丽)从哪些句子看出?(课件出示)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,多么美丽啊!它的羽毛是翠绿的,翅膀带着一些蓝色,比鹦鹉还漂亮。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。
2.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。(彩色、翠绿、蓝色、红色)(板书:毛色:彩色、翠绿、蓝色、红色)
3.抓住翠鸟的什么去写?(外形的色彩)分别从哪些方面?(板书:羽毛、翅膀、长嘴)
4.指导朗读,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。
(五)总结方法
1.第二自然段作者描写翠鸟,主要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?(外形的色彩:羽毛、翅膀、长嘴)
2.运用课文的方法说一说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。
1.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到专用小笔记本上;2.运用课文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。
六、说板书设计
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,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:该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,表现作者的写作思路,简单明了。
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篇2
教学要求:
1、正确书写“搭、父、嘴”等13个生字,会认“父、啦、鹦、鹉、悄”五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认识翠鸟,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。
教学重难点:
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,培养学生亲近自然、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课前准备:
课件。
教学时间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情境导入。
1、师:你喜欢小鸟吗?说一说喜欢哪种鸟?(谈感受)
2、师出示“搭船”一词,问:你搭过谁的车或船?去过哪里?(生讲)师:一次,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,它要干什么呢?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?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!引入新课《搭船的鸟》。
二、检查预习。
学生读文,纠正字音。遇到不认识的字,可以借助拼音朋友,可以查字典,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,把课文读正确、流利。
三、自读自悟。
1、师: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。
2、学生互助识字,交流识字方法。
3、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。要求:声音洪亮、正确流利、同学爱听。
4、检查朗读。以小组的形式汇报,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,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,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。
四、学习生字,指导书写。
1、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。
2、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?
3、提醒: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,注意左右比例。
4、学生描红、摹写。
第二课时
一、复习巩固。
1、指名分段读课文。
2、开火车认读生词。
二、精读读感悟。
出示阅读要求: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,边读边想:搭船的鸟是什么鸟?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?你喜欢这只鸟吗?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,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。
1、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,互相读一读,说说为什么喜欢?
2、班级内汇报。
三、重点句段指导。
1、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?(生说后,出示鸟样子的句子)
2、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,你会产生什么想法?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。
3、“我”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,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。(生读)
4、“一下子”、“没一会儿”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?
5、读下面这段话,注意加点的词语,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。
“我正想着,它一下子冲进水里,不见了。可是,没一会儿,它飞起来了,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。它站在船头,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。”
6、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,我知道了那只鸟叫“翠鸟”。由此可见,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。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。
7、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,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?
8、指导学生朗读全文。
四、拓展阅读。
1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,展示给同桌,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?
2、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。
教学反思:
《搭船的鸟》一课,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。作者用浅近、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,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。文章语言虽然简洁,读起来却耐人寻味,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,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、灵动。在教学中设置相关提问:搭的是谁的船?搭船的鸟是什么鸟?它要做什么?为切入点作为上好课的先决条件,三个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,不仅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,而且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,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篇3
教学目标: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会认4个生字,会写13个生字,读准多音字“啦”。
2、通过反复诵读,感受翠鸟的外形美、动作美,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。
3、在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,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。
教学重难点:
感受翠鸟的外形美,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。
教学课时:2课时
第一课时
课时目标:
1、会认4个生字,会写13个生字,读准多音字“啦”。
2、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,了解“我”对翠鸟的外形、动作所做的观察。(重点)
一、创设情境,引入新课
1、教师向学生展示鹦鹉的图片,从而认识“鹦鹉”一词。(课件展示,学生欣赏、评价。)
2、鹦鹉是鸟类中很漂亮的一种鸟,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一种鸟,它比鹦鹉还要漂亮。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?让我们走进课文《搭船的鸟》,一起去看看吧。(板书课题)
3、质疑课题:看到课文的题目,你想知道什么?(预设:是什么鸟要搭船?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?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?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?)
二、初读课文,自学生字
1、课件出示小组自学要求。
(1)小组合作朗读课文,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。
(2)小组成员合作自主识字,在课文中圈画课后生字,读准字音,互相检测。
(3)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生字自学情况,给予“笑脸”贴纸评价。
(4)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成果。
2、检查自学成果,以小组汇报的形式,全班同学评议、补充。
3、指导生字书写。
(1)分析记忆字形。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(如:新旧字比较记忆),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(结构、偏旁等)。
如:搭——答悄——消吞——吴
(2)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,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,把字写美观。
如:“父”字要先撇后捺,且撇捺要舒展;“翠”字的最后一横要写长;“嘴”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。
三、整体感知
1、自由朗读课文,读准字音,读通语句,标注自然段序号。思考:你读懂了什么呢?课前提出的疑问,有答案了吗?(“搭船的鸟”是翠鸟。文中的“我”发现翠鸟的外形很好看,捕鱼的身手很敏捷。本文讲了“我”和母亲在搭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了一只翠鸟,通过对翠鸟的外形描写和捕鱼过程的描写,表达了“我”对翠鸟的喜爱之情。)
2、指名回答,再读相关的段落。对于有难度的问题,暂时不用解答。
师小结:文中的“我”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呢?我们下节课再重点探究。
第二课时
课时目标:
通过反复诵读,感受翠鸟的外形美、动作美,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。(难点)
一、复习导入
1、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,复习巩固。
2、师:大家的生字词掌握得真好!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翠鸟是只漂亮的鸟,它还很会捕鱼。你知道文中的“我”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吗?
二、再读课文,深入品味
1、学生自由读课文,边读边想,翠鸟美在哪里?它的捕鱼动作如何?勾画相关语句。
2、课件出示: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,多么美丽啊!
(1)读完这句话,你知道“我”是怎样注意到这只小鸟的吗?(鲜艳的羽毛吸引了“我”的注意)
(2)你想怎样读好这句话?(引导学生)
3、课件出示:它的羽毛是翠绿的,翅膀带着一些蓝色,比鹦鹉还漂亮。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。
(1)这句话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美的?(整体到部分。羽毛——翠绿;翅膀——蓝色;长嘴——红色)
(2)(出示鹦鹉与翠鸟图片)你更喜欢哪一种鸟?说说你的理由。
(3)你能运用“我”观察翠鸟外形的方法,描述鹦鹉的外形吗?(指名回答)
(4)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,读出翠鸟的外形美。(板书:外形美)
师过渡:面对这个“不速之客”,“我”产生了怎样的想法?(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)“我”产生了3个疑问,这3个疑问体现了“我”天真好奇的童心。
4、课件出示:我正想着,它一下子冲进水里,不见了。可是,没一会儿,它飞起来了,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。它站在船头,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。
(1)引导学生通过动词感受翠鸟捕鱼时的敏捷。(板书:动作敏捷、迅速)抓住“冲”“飞”“衔”“站”“吞”“一下子”“没一会儿”等字词重点体会。
(2)教师指导朗读。(注意“冲”“飞”“衔”“站”“吞”“一下子”“没一会儿”等字词,语气轻快,语速紧凑)5、最后通过母亲的介绍,“我”知道了那只鸟叫“翠鸟”。教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。
师小结:文中的“我”在乘船的过程中因为细心观察,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,给“我”的旅途增添了快乐。
三、拓展延伸
1、师:同学们,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,身边也有许多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。家门口、上学途中、课外活动、上课瞬间、与人交流、收到的一份小礼物、别人的某个小动作……细心的你,都有怎样的发现呢?请你说给大家听。
2、课外练笔:把你观察到的一个事物或现象,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。
教学反思:
第一课时,我设计以小组合作式学习让学生自主扫清字词障碍,把握课文大意,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。第二课时的教学中,我抓住第2、4自然段进行重点教学,通过找关键词、对比图片等方法,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外形美、捕鱼动作的敏捷以及作者观察的细致,最后通过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。
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篇4
教学目标:
1、正确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通过品读翠鸟外形描写和捕鱼动作姿态的句段,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敏捷,感受到“我”观察的细致,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,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。
3、利用学到的观察方法,学习细致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,并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。
4、渗透人文主题:生活中并不缺少美,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!
教学重点:
通过品读翠鸟外形描写和捕鱼动作姿态的句段,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敏捷。
教学难点:
感受“我”观察的细致,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。
教学准备:
1、课件
2、其他动物的视频资料
教学过程:
一、名言导入
本单元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,我们一起读:到生活中不缺少美,……的眼睛。今天我们也带着这样一双眼睛,走进第15课,齐读课题:15、搭船的鸟
二、雨天船上的场景
1、这只会搭船的,有灵性的鸟儿究竟是一只什么鸟呢?
2、这样一只翠鸟,作者是在什么场景下发现了它呢?
3、翻开书64页,默读第一自然段,作者在雨天的船上观察了哪些事物,用圆圈圈出这些事物。汇报来,咱们一起再读一次。(师做强调)
4、孩子们,看,这就是船舱,这是…这位船夫,作者不仅仅只观察到船夫,还观察到他穿着什么?在做什么?怎么得摇?作者从里到外,由整体到局部观察,除了观察到事物还观察周围环境怎么样?
5、沙啦沙啦指的是?你平时还听到了哪些声音?
6、小作者不仅是用眼睛看了,和你们一样——善于用耳朵听,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周围的场景,让整个场景有声有色。
7、捧书,我们再感受一下这场有声有色。
8、孩子们,小作者对雨天船上的场景观察得非常细致,瞧,从船舱到(船篷),从蓑衣——(到橹),从——(我和母亲到船夫),从看到的——(到听到的),作者都观察到了,这就叫——处处留心。
三、除了处处留心雨天的场景,接下来作者又观察了什么?(翠鸟的外形)
1、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呢,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。
2、作者观察到翠鸟哪些部位美丽呢?用笔圈一圈
3、这些部位到底美在何处呢?
4、小作者抓住了翠鸟的什么来观察?(颜色)
5、多美的翠鸟,比鹦鹉还漂亮,谁来读,再来,一起来!
6、出示翠鸟图片,感受翠鸟的美。
翠鸟色彩斑斓,五彩缤纷,它有——,有——(带着一些蓝色的翅膀),有——(红色的长嘴),作者留心甚至连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这样细节的美都观察到了,谁来表扬表扬小作者?这就叫细致的观察。
通过作者的细致观察,再转为细腻的文字,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翠鸟的美丽。
如此美的鸟儿,我们读来也不得不赞叹:
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,多么美丽啊!(男女)
9、小结:(出示第二自然段)孩子们,围绕着美丽,小作者细致观察了翠鸟各个部位,各个部位不同的颜色,只有像这样——处处留心,细致观察,才能留下清晰、深刻的印象。
10、捧书,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翠鸟的多彩和美丽。
四、学习第3段,体会观察时要用心想。
1、过渡:孩子们,这样一只美丽的翠鸟居然搭上了我们的船,小作者怎么想?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?读了这句你体会到?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?难道……
2、你发现了什么?连用三个问句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受?
3、带着疑问的语气读一读,除了疑问,体会到作者怎么样的心情?还有吗?
4、看来,我们在观察时,除了用眼睛看,还要用心想。
5、捧书,我们带着你一点点惊喜、有一丝丝疑惑和好奇再读读这个段落。
6、小结:翠鸟随意得立于船头歇息,船夫在船头摇着橹,没人去打扰它,它也习惯了这份陪伴,人与鸟多么和谐。它究竟要做什么呢?(捕鱼)
五、翠鸟捕鱼
1、这是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捕鱼场景,用笔圈出表示翠鸟动作的词语。
2、翠鸟捕鱼,就在刹那间,作者竟然把(冲飞衔站吞)都观察到了,你体会到作者怎么样?作者如此细致得观察,我们应该怎么读?
3、孩子们,翠鸟(冲飞衔站吞)这一系列动作在很短的时间一气呵成,你体会到什么?(敏捷)我们又该怎么读?谁来把它的快读出来!
4、翠鸟一瞬间完成这些动作不仅仅是敏捷,还如此连贯,一气呵成,捧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翠鸟捕鱼的精彩画面!
5、除了这些动词我们感受到翠鸟的动作敏捷,一气呵成,你还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?(一下子,没一会,一口)这下又该怎么读?(男女)
6、翠鸟如此一气呵成的动作,如此精彩的表扬,来再听老师读。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?为什么这些文字能带给你这样的画面。(用上了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,这些表示时间短的词语)是呀,孩子们,如此画面得以呈现,这就是生动描写。
六、提炼细腻描写
1、老师也带来一只翠鸟,它藏在你们的抽屉里呢,赶快拿出来。
3、默读《翠鸟》,横线勾出外形的句子,波浪线勾出动作的句子。
4、相信同学们不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,还有一双火眼金睛,边老师读课文里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句子,边看材料里勾画的句子,边听边看边想,两位作者在观察和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?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?是呀,都写了鸟儿的各个部位,作者还都写了什么?他们都观察到了这些部位和颜色(动作)。
5、还有一位高人,只用了20个字就把翠鸟的机灵和可爱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听老师读这只翠鸟,后两句我们一起读?你感受到什么?
6、正是因为作者的处处留心,细致观察,生动描写,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流露出对翠鸟的喜爱,让这三只翠鸟栩栩如生,跃然纸上。
7、孩子们我们也带着这样三个本领,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?
8、看,这是切叶蚁,这是小丑鱼,这是金刚鹦鹉,好了……有许多有意思和美丽的事物在我们周围,课后用上今天学习的……,去呈现。老师期待着这些美在你们的笔下也能跃然纸上,栩栩如生。
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篇5
教材分析:
文章以“搭船的鸟”为题,“搭”是“乘、坐”的意思,“搭船”即“顺便乘坐船”。一个“搭”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,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。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,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。
教学目标:
知识与技能:
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认识翠鸟,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。
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,会写八个。
过程与方法:
1、学生反复诵读,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,体验情感。
2、展开小组讨论,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、交流。
3、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,制资料卡片的方法。
4、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,扩大学生阅读量。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,培养学生亲近自然,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重难点分析:
认识翠鸟,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。通过品读对小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、动作的描述,体会小鸟的可爱、活泼和“我”对小鸟的喜爱之情。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,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。
课前准备:
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质疑导入
1、谈谈你与小鸟之间的故事
2、同学们,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5课,《搭船的鸟》。(板书课题)(用红色为“搭”加着重号)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朋友,谁来读一读?为它组个词。“搭船”是什么意思呢?看到这个题目,你有什么疑问吗?(学生质疑)
根据学生具体情况,预设以下几种答案:
⑴搭船的鸟是什么鸟?
⑵这只鸟长什么样子?
⑶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?
⑷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?
3、带着这些问题,自己读一读课文吧!
二、初读体会
1、学生自读课文。课件出示自读提示:自己读课文,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,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,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,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。然后想一想:课文主要讲了什么?
2、同桌互相检查生字、课文认读情况。
3、教师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。
4、检查读文情况。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,请学生评价。
5、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?
三、细读品味
1、下面请同学们再用心的读一读课文,边读边想:这只搭船的鸟是什么鸟?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?用铅笔勾画出来相关的语句,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。
2、学生读书,勾画相关语句,小组交流。
3、全班交流:
谁来告诉老师搭船的鸟是什么鸟?(翠鸟)老师想听听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读书的收获吧。谁想先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
(1)根据学生的回答,(根据学生回答板书:样子美)并用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,指名读。这段话中从哪里让你感受到翠鸟的样子美丽呢?(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凸显出“红色、翠绿、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彩色美丽”等词语)让学生具体谈一谈“红色的长嘴”怎么让你感受到翠鸟漂亮?联系生活实际说说“翠绿”是什么样的颜色?“蓝色”又让你感受到什么?从“比鹦鹉还漂亮”你体会到了什么?读一读这句话,把翠鸟的美出来。红色、翠绿、蓝色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用,就为我们描写出了一只彩色的小鸟。想不想看看这只彩色的翠鸟呢?(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)看到这样的一只小鸟,你想怎么夸它?
文中的小朋友在这段话中又是怎样赞叹这只翠鸟的呢?(课件凸显出“多么美丽的小鸟啊!”这句话)指名读从小朋友发自内心的称赞中你体会到了什么?那你们是不是也喜爱这只小鸟呢?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,一起美美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!
(2)除了作者的观察到的小鸟,你还能看到小鸟的外形特点呢?
(3)当你看到这么美丽的一只小鸟站在船头,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?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?
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段话的四个小问号中你体会到什么?谁能把小朋友的好奇读出来?指名再读第三自然段
(4)这只美丽的翠鸟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
(根据学生回答板书:动作快)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,指名读第四自然段。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表示翠鸟捕鱼动作快的词语(课件凸显出“一下子、没一会儿、冲、吞”等词语)让学生说说怎么从“一下子”“没一会儿”“冲”“吞”等,体会翠鸟捕鱼的动作很快的。想不想亲眼看一看翠鸟是怎样捕鱼的?(课件播放视频)看了翠鸟捕鱼的经过,你又有什么话想对这只可爱的翠鸟说呢?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。抓住了翠鸟的动作变化来描写。
(5)测测你的眼力:完成任务单(观察记录小狗的外形特点及动作)。
(6)同学们,这只翠鸟搭乘我们的小船,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,还可以在船上休息,并且捕到了小鱼,这真是一举多得呀。你觉得这只的翠鸟怎么样?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,我们就称之为“灵性”。船上除了这只有灵性的翠鸟外,还有谁?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文的插图(课件出示文中插图):看,船舱里坐着我和母亲,船头上站着美丽的翠鸟,你觉得鸟与人相处的怎么样?想一想,鸟与人为什么能这么亲密,友好的相处呢?
小结:是呀,正因为人不伤害鸟,才欣赏到了鸟的美丽神奇。鸟是有灵性的,人喜欢它,它也喜欢人,鸟才生活地这么快乐,才出现了这么和谐、美丽的画面,才发生了这么温馨、有趣的故事。
四、拓展延伸,同学们,学了这篇课文,你会怎样对待小动物们呢?
小结:大自然美丽神奇,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充满灵性,希望我们能与他们和睦相处,成为亲密的朋友。
五、布置作业
同学们,今天,我们认识翠鸟这个新朋友,知道它样子美,捕鱼动作快,想不想进一步了解翠鸟呢。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,课下从网上或课外书中,搜集翠鸟的其他资料,制成资料卡片,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,相信翠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的。课后观察实践活动: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、植物或一处场景,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。
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篇6
教材分析:
《搭船的鸟》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,本课以儿童的口吻,描写了“我”在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。课题中一个“搭”字,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,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,这样的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,因为“我”留心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,得以认识的一位可爱的新朋友——会“搭船”翠鸟,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。
学情分析:
三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感兴趣,文中的翠鸟那样的美丽与可爱:羽毛是翠绿的,翅膀带着一些蓝色,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。它捕鱼又很敏捷、迅速。这是都是“我”细致观察的结果,因为留心观察,“我”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,给“我”的旅途增添了快乐。在教学时,要引导学生认识到:平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像这样留心观察,积累习作的素材。
教学目标:
1.会写“翠”等生字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.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,了解“我”对翠鸟的外貌、动作所做的观察,感受“我”观察的细致,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。
3.认识翠鸟,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,培养学生亲近自然、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教学重点:
认识翠鸟,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,培养学生亲近自然、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教学难点:
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,了解“我”对翠鸟的外貌、动作所做的观察,感受“我”观察的细致,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。
教学媒体:
教学PPT
教学过程:
一、激趣导入
1.师: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善于观察的孩子往往会有新奇的发现。有一个小朋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,看看善于观察的他又有什么新发现呢?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《搭船的鸟》。
师板书课题,生齐读题。
二、出示学习目标
1.会写“翠”等生字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.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,了解“我”对翠鸟的外貌、动作所做的观察,感受“我”观察的细致,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。
3.认识翠鸟,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,培养亲近自然、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三、精读课文,品味感悟
1.认识翠鸟。
(1)师:这只会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鸟?你是怎么知道的?
课件出示:母亲告诉我,这是一只翠鸟。
齐读句子,强调“翠”的写法。
(2)师:让我们一起去和它做朋友吧!
出示翠鸟的图片,谈谈你对翠鸟的印象。
2.品读第二自然段。
(1)快速浏览课文,哪个自然段写出了翠鸟的美丽样子?
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。
(2)指名读,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翠鸟很美丽?
点拨:抓住“美丽、翠绿、蓝色、红色”等词语体会。
师:联系生活实际说说“翠绿”是什么样的颜色?“蓝色”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?从“比鹦鹉还漂亮”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?
(3)读一读这句话,把翠鸟的美读出来。
过渡:红色、翠绿、蓝色,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用,就为我们描写了一只彩色的小鸟。
(4)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。
看到这样的一只小鸟,你们是不是也喜爱这只小鸟呢?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,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吧!
(5)总结方法。
作者先总写鸟的美丽,再分别从鸟的羽毛、翅膀、嘴来写鸟的美丽,并与鹦鹉进行对比,突出小鸟的美丽。
要学习作者“留心观察,抓住主要特点”进行描写的方法。
3.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。
过渡:这么美丽的一只鸟站在船头,会让人产生什么想法?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?
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。
(1)指名读第3自然段。
(2)从这段话的三个小问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?
点拨:突出了“我”对小鸟的关注和喜爱,表现出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,充满了童趣。
(3)指导朗读。
4.品读第4自然段。
(1)师:这只美丽的翠鸟搭乘我们的船到底是干什么呢?
出示课文句子:哦,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,在捕鱼吃呢。
(2)课件播放翠鸟在湖面上捕鱼的视频,学生看看翠鸟是怎样捕鱼的?说一说你的感受。
学生自由交流。
(3)作者也为我们记录了翠鸟捕鱼的过程,让我们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,一边读一边找出关于翠鸟捕鱼的动词圈画出来。
(4)小组合作学习,汇报交流。
翠鸟捕鱼的动词有“冲、飞、衔、站、吞”
a.“冲进”说明翠鸟的敏捷、灵活。
b.如果把“吞”换成“吃”,好不好?
(引导学生体会“吞”字是指整个儿地或成块地一下子咽下去,表现出翠鸟吃鱼的速度之快。)
c.指名表演“衔”的动作。(用嘴叼)
师:看了翠鸟捕鱼的经过,你又有什么话想对这只美丽的翠鸟说呢?
你还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出翠鸟捕鱼动作快?
师小结:“一下子”“没一会儿”说明翠鸟速度快、时间短、捕鱼水平高;
e.指导朗读:用轻快的语气读,读出翠鸟的活泼可爱。
5.再次学习第5自然段。
(1)这只翠鸟搭乘我们的小船,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,还可以在船上休息,并且捕到鱼,说明翠鸟有什么特点?
(会搭船捕鱼)
(2)这真是一举多得呀!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?
(3)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,我们就成之为“灵性”。
四、运用方法,仿写练习。
1.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。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。同学们,你们留心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?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,把它的特点介绍给大家。
2.学生仿写。
3.小组交流。
4.教师评价。
五、课堂小结,升华感情
【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(整理6篇) 】相关文章:
幸福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(整理9篇) 2024-04-13
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(整理6篇) 2024-04-13
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(整理10篇) 2024-04-13